【賽馬會獎學金】中大女生受疫情啟發冀以知識助人 研發快測診症工具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2/07/21 17:32

最後更新: 2022/07/21 18:44

分享:

分享:

香港賽馬會每年會頒發獎學金予學術表現及品格卓越、具備領導能力、以及熱心參與社會事務的學生。(李榮忠攝)

疫情下各界都想為抗疫出一份力,有中大女生希望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回饋社會,在疫情爆發初期,透過個人知識研發快速診症工具,冀幫助醫護人員加快診症過程。

熱愛運動男生遇意外脊椎受損,打破殘疾局限推共融文化獲獎學金。

其中一名獲頒發獎學金的蔡青琳在中文大學修讀人工智能:系統與科技二年級,從小便對編程及人工智能深感興趣,希望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回饋社會,在2019年就研究教人耍太極的手機程式,在2020年於「中大賽馬會智為未來計劃」獲得技術挑戰獎。在新冠疫情爆發初期,她看到醫護人員工作辛苦,甚至面上因長時間戴口罩工作致出現「口罩印」深受觸動,透過自己的知識個人研發快速診症工具。

蔡青琳指,當時推出的「Corona-Net」以CT肺片(電腦斷層掃描檢查)作檢測媒介,但若每次檢測都以照CT事實上不可行,但她發現可以協助一些感染新冠個案併發肺炎患者,了解他們的肺部有多少面積受到病毒影響,以人工智能去分析CT肺片只須數秒,較由醫生每張肺片花數分鐘診斷快,並免費開放程式予公眾使用,希望能幫助醫護人員加快診症過程。她表示,曾有醫管局員工向她了解程式,雖然最終程式未有正式在醫院內使用,不過她看到其後有程式是建基於她原有的想法去研發,令她感受到自己的知識能幫助別人。

賽馬會獎學金有分開特殊教育需要及普通學生的身份,蔡青琳雖本身患亞氏保加症、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,但她是以普通學生的身份申請賽馬會獎學金。她直言,這些病患亦有帶給她好處,讓她可以比平常人更固執且專一地集中研究,「可能其他人覺得好悶,但我唔會咁覺得。」

對於未來計劃,蔡青琳指,在來年第二個學期會到德國交流,計劃畢業後想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研究人工智能。她表示,日後想往學術界方向發展,將來亦想從事相關研究及教育工作,「大學教授比最好嘅條件我,我希望可以做返相同嘅事。」

在中文大學修讀人工智能:系統與科技二年級的蔡青琳。(香港賽馬會提供)

另一位賽馬會學人香港大學法律系二年級學生麥筠諾,她曾為患自閉症的小朋友設計和製作寓學習於娛樂的遊戲,教導他們紀律和溝通技巧,她認為「及早介入」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,能令他們有更多的進步,發掘到他們更多的潛能。

麥筠諾亦是大學社會服務會的成員,義務為基層兒童補習,曾在志願機構「母親的抉擇」當暑期工,接觸到年紀相若而未婚懷孕少女的個案,她為該機構製作一個網上學習平台,讓其他義工加強了解相關服務和法律知識,希望將來可以學以致用,幫助更多弱勢社群。

香港大學法律系二年級學生麥筠諾。(李榮忠攝)

香港賽馬會獎學金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於1998年成立,至今已撥款約7.82億港元,而獲頒發獎學金的同學超過880位;今年有42位來自不同大專院校的本科生和6位研究生獲頒獎學金。

政府派發電子消費券 一文看清最新商場商戶優惠:https://bit.ly/3xdMkJc

HKET 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:https://bit.ly/3cNFwr7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。立即下載:https://bit.ly/34FTtW9

記者:李榮忠